Ann. Mus. Hist. Nat. Paris 16: 203. pl. 13. 1810.
≡Serratula japonica Thunb. ≡Serratula japonica Thunb. Fl. Jap. 305. 1784.
多年生草本或近半灌木状。茎直立,高0.25-1.5m,上部分枝多,茎、枝均被短柔毛和黄色腺点。基生叶和茎下部叶的叶柄长3-8cm,有狭翅;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20-30cm,宽7-10cm,羽状深裂,裂片7-8对,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边缘全缘或疏生粗齿,基部下延至叶柄成狭翅,茎中部叶与上部叶与基生叶和茎下部叶近同形,但渐小,有短柄至无柄,羽状分裂至不裂,全部的叶片两面均密被短硬毛和密的黄色腺点。头状花序多数,直径1-2cm,在茎、枝端排成开展的伞房花序状的聚伞圆锥花序;花序梗长0.5-2cm,疏被蛛丝状毛和腺点;总苞管形,长1.2-1.3cm,直径5-8mm,外面被蛛丝状柔毛及腺点;总苞片6层,外层短小,长卵形,长2.5-2.8mm,宽约1mm,先端钝,紫红色,中、内层总苞片渐长,条状披针形,长4-9mm,宽约1mm,先端具扩大的膜质附片,附片边缘具紫红色小齿;管状花多数,长1-1.2cm,花冠紫红色,檐部5深裂。瘦果倒卵圆形或长圆形,长4-5mm;冠毛白色,外层短,糙毛状,长约2mm,内层长,羽毛状,长约8mm。花期:8-11月。果期:8-11月。
产地:排牙山(王国栋等 7076)、盐田(李沛琼 1648)。生于山坡草地、林缘或路旁,海拔300-400m。
分布: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和西藏。朝鲜半岛及日本。
用途:全草入药,有祛风、活络、散瘀和止痛等的功效。